广西南宁桂国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南宁会议公司提供: 会议 酒店 会议室 旅游 考察 越南签证、旅游等业务由广西南宁桂国会议服务有限公司、广西中国国际旅行社提供。具体业务是:南宁会议策划及接待。接待全国各科研机构、机关、学校,各培训中心的学术研讨会、笔会、论文发布会、各类培训学习班等;企业业务洽谈会、订货会、新产品推广会、集团公司董事会、企业年会、奖评会、客户联谊会、行业研讨会等各类型会议;企业奖励旅游、赴越南商务考察及各类型商务考察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三五规划等服务。
首页 公司简介 广西会议 旅游景点 旅游线路 酒店信息 票务服务 广西出游 旅游新闻 成功案例 会议礼品 联系我们
南宁会议 | 北海会议 | 桂林会议 | 会议酒店 | 会议室预定 | 会议考察线路 | 会场布置 | 会议策划 | 同声传译、速记 | 会议旅游
签证服务
在线咨询
景点指南
支付方式
   旅游新闻 >>  壮族与越北少数民族文化比较
   
壮族与越北少数民族文化比较
 越南的岱依族、侬族与我国的壮族实际上是跨境民族,语言都属于壮侗语族。岱依族、侬族居住在越北边境地区,这就是中越边民做边贸时不需要翻译的原因。

  壮侗语族各民族分布于中南半岛多个国家,以至于国际上流传一句俗语“学好泰老话,走遍东南亚都不怕”。

  但是,壮语在近现代词汇方面主要是使用借汉词,而岱依-侬语则主要是借自越语(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语言),这是二者在语言方面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壮语与岱依-侬语只是在生活用语方面相通。

  在住宅方面,虽然传统上都是高脚屋,但在现代住宅的普及方面,却走不同的道路。岱依族、侬族、泰族是朝小洋楼和砖瓦房方向发展。法式建筑在越南受到推崇。岱依族、侬族、泰族地区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所盖的小洋楼同样也是法式风格。他们还喜欢在房子的上面标上建成的年份,如2000年建成的房子就标上“2000”的字样。泰族的高脚屋有一定的科学性,适合山区的气候条件,还不能取消,但可以改进。如许多茅草屋变成了瓦顶屋,房屋的砖瓦化既结实又有利于防水,因此是一种进步。受越族建筑的影响,许多高脚屋已改成半民族半现代的样式。壮族的住宅改进则是朝邻近的汉族住宅样式方面靠拢。

  在文学方面,壮族和岱依族、侬族都有史诗(岱依族、侬族称为长歌)。然而,由于壮族的人数比岱依族、侬族的人数多很多倍,因此,文艺作品也更为丰富。虽然壮族与岱依族、侬族、泰族都有天琴弹唱这种艺术形式,但壮族的天琴弹唱保留传统的演唱方式,而岱族、侬、泰等民族的天琴弹唱则演变出了多种方式,并与现代艺术的一些表演手法相揉合。

  壮族的壮锦类似岱依、侬、泰等民族的土锦,而且都在朝现代、美观方向发展。然而壮族常见的绣球在岱依、侬、泰等民族地区并不常见。而岱依、侬、泰等民族地区常见的民族工艺小刀,在壮族地区亦不常见。

  泰族与岱依族、侬族虽然历史上有亲近关系,语言也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但泰族最重要的节日是泼水节,而壮族、岱依族、侬族却没有这个节日,他们主要的节日是农历新年,这是他们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表现。他们本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是阴历七月十四,俗称“鬼节”。壮族、岱依族、侬族在高兴时,主要用唱歌来表达,不象泰族、芒族、苗族、瑶族等民族,喜欢用舞蹈来表达。

  饮食礼仪方面,壮族“交臂酒”在岱依族、侬族地区也有,只是有些不同。岱依族、侬族地区是主客双方交叉手臂。但仍是喝自己手中的酒,这种方式类似于我国的“交杯酒”。

  这些民族历史上都有自己的铜鼓艺术。壮族、岱依族、侬族、泰族等爱吃糯米饭,尤其是节日。壮族的新娘不落夫家的风俗,在岱依族、侬族地区也有。壮族、岱依族、侬族都有“三月三”歌节。

  汉文化与壮族文化有着长期相互影响和融合的历史。越族文化与岱依族、侬族、泰族文化亦如此。

  由于越南北方是中国与越南交界的地区,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岱依、侬、泰等民族的文化,也有着很深的影响。例如,当地群众在建房时,房樑上也要用汉字刻上避邪的文字。

  由于岱依族、侬族主要居住在红河东岸,而泰族主要居住在红河西岸,因此,红河两岸的传统文化有较明显的差异。而红河东岸各民族之间和红河西岸各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则相对更深一些。

  泰族、芒族、苗族、瑶族的民族舞蹈,在道具和服装、舞蹈动作方面,吸取了一些越族舞蹈和中国民族舞蹈里的东西(当然,主要是专业文艺团体)。

  岱依族有许多著名的传统文学作品是用古汉语创作的,可见汉文化的影响之深。实际上,壮族、岱依族、侬族历史上最盛大的节日是七月十四日(鬼节),但由于使用农历,受汉文化的影响,农历新年也成了一个重大的节日,形成了双节并立的现象。

  中国南方的汉族与壮族,越南的越族和岱依族、侬族、泰族等民族,都有爱吃粽子、糍粑的现象,这也是饮食文化相互融合的一种表现 。

  壮族挑新水的习俗也与越南瑶族类似的习俗相近,这也是文化相互融合的表现。而泰族过去吃饭时常有的盐和辣椒碟正逐步取消,许多人吃饭时象越族那样以鱼露佐餐。泰族过去吃饭时常有的酸鱼、酸肉、烤肉和从山林中采来的野菜也渐渐减少了。芦笙和芦笙舞成了几个少数民族共有的乐器和共同的舞蹈。

  从发展来看,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将是一种长期的趋势。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上一篇:京粤桂三地教育机构打造北海东盟人才培养基地
下一篇:持通行证游越南”将恢复 五条旅游线路可游越南  
已经有2189人浏览此篇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后台管理
南宁会议,南宁会议公司,南宁培训会议,南宁会议酒店,广西会议,越南会议,德天旅游,会议培训,会议公司,巴马旅游,南宁旅游,南宁会议室,南宁培训,越南旅游,北海旅游,桂林旅游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124号

 免费电话:800 879 8811
桂ICP备2021002601号-2   E-MAIL:qzzzc@sohu.com    MSN:qzzzc@hotmail.com
北海:13877913233  南宁:0771-3836299、13607819076    桂林:0773-2891333、13977379879     
版权所有:广西北海越南商旅会议网、广西国旅、桂林国际社、北海中旅  桂国会议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支持:北海三石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