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广西对外开放的叠加优势和巨大潜力,在开放合作中赢得更多发展资源和机会,以大开放大合作促进大发展,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西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广西连接东盟国际大通道框架初步形成,对外贸易连年高增长,利用外资稳步发展,入境旅游连年创新高,沿海沿边各类经济合作园区加快推进,企业“走出去”迈出新步伐,多区域合作深入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但从全国来看,尤其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对外开放水平还不高。根据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3月30日发布的《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广西对外开放度的得分仅为10.4分,居全国第23位。广西最根本的出路在开放,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的问题。
1 关键词:大通道建设
新阶段我区区情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成为对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充分发挥这一区位优势,继续推进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建设,对提高我区对外开放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强和完善国际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防城至东兴、钦州至崇左、崇左至靖西、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进崇左至水口、那桐至硕龙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加快推进越南河内至友谊关、河内-海防-芒街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中越陆路大通道互联互通。加快推进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扩能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动南宁至新加坡陆路交通走廊建设。加强广西沿海港口、南宁、桂林等航空港与东盟沿海重要港口和重要中心城市航海航空合作,实现海上、空中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中越边境跨境运输和口岸通关便利化。
加强国际陆路大通道经济走廊建设。围绕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抓紧推进南宁至凭祥、南宁-钦州-防城-东兴经济走廊建设研究和规划,使之成为南新经济走廊中国段的通道经济实验区和领头羊。积极推动南宁至河内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推进南宁-河内-曼谷-新加坡旅游、商贸、加工制造、物流通道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加强沿线城镇化建设,促使交通走廊向经济走廊转变。
2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体系
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宽经贸合作领域,构建功能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才有坚实基础。
推动外贸加快发展。加强出口基地和出口企业基本建设、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边境互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出口企业规模经济,优化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产品扩大出口,稳定和引导大宗商品进口,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的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
加强合作园区建设。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合作平台,推进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凭祥-同登、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南宁、钦州、北海、梧州等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加快桂林和北海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柳州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北海水海产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基地建设。
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实施跨国公司培育计划,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到境外投资设厂、建设海外贸易网络、设立售后服务点和开展其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水电开发、矿业、农业科技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积极探讨在节能减排、绿色经济等领域扩大合作的可行性,培育双边务实合作新的增长点。
3 关键词:旅游合作
广西作为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开展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旅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新思路,使旅游合作成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亮点。
构建“泛南宁旅游圈”,拓宽国际旅游合作空间。所谓“泛南宁旅游圈”,是一个跨国、跨省、市行政区的旅游合作圈,其范围以5小时内高速公路交通圈和3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所到达的地区为旅游圈。前者大体包括广西全境和越南北部重要旅游景区,后者包括广州、港澳、长沙、贵阳、重庆、昆明和越南河内、海防等。依托这一旅游圈,充分利用和整合广西及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提升广西旅游竞争力,使南宁逐步成为中国-东盟国际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目的地。
联合东盟国家开辟中南半岛和海上旅游。以南新交通走廊为依托,积极联合沿线各国培育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南宁至新加坡特色旅游走廊;以德天-板约跨国瀑布景区、凭祥友谊关景区、东兴-芒街景区为依托,打造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依托,整合泛北部湾国家和地区的海岛、沿海旅游资源,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在此基础上,拓宽中国(南宁)-东盟自驾车旅游线路,完善香港-广西-越南跨国游线路,延伸广西沿海至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海上旅游线路。
建立和完善旅游合作机制。建立广西-东盟城市旅游联盟,组建跨国旅游企业联盟,建立旅游产品、线路联合营销,深化广西-东盟旅游论坛,联办多种形式的旅游节庆和交易会,建立旅游人才智库和培训基地。
4 关键词:合作平台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开展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重要国际合作平台。广西要充分利用这两个平台,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努力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集政治、外交、经贸、人文为一体的全方位合作新模式,是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广西南宁作为举办地,应继续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在内容、形式、组织等各方面创新,把博览会办得更有特色,更有实效,常办常新,使之成为高规格、高水平、富有成效的国际盛会,成为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
加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两广、海南与东盟沿海国家最直接、合作范围最大的区域合作,也是参与东盟合作必不可少的平台之一。广西应充分利用好这个合作平台,办好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积极实施《泛北部湾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各项合作计划,加强各方在交通、海洋、能源、旅游、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促进本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继续加强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加快实施中越交通、能源、旅游、农业等领域的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加快桂台产业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