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美湿地的壮丽晚霞(文图:丹妮) 高美湿地位于台中县清水镇西边,面积不大,由于其同时拥有泥质及沙质滩地,加上河口沼泽地带交会在一起,因而孕育出丰富且复杂的湿地生态,成为各种底栖生物、鱼贝类,鸟类、水禽类栖息的最佳场所。这是在网上查到的高美湿地资料。但我要去高美湿地的原因,只为了看晚霞。 晚霞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看到,但高美的晚霞,到目前为止,是我所看到的最壮丽最唯美的晚霞。 从鹿港到高美湿地,驱车不到一个小时,临近湿地附近,惊讶地看到观霞的车队摆满了路边的各处缝隙。刚进到观景区,便看到巨大的风力发电车耸立在浅海里,尚未西下的太阳,逆向照射,将海里的光束从远处延到近前,刺目,却又让人期待。 放眼望去,湿地远处海天相连之处,一片高大的风力发电车,形成弧形,散落在浅海区里。堤岸边的沼泽地上,茂盛的水草被一汪水流整齐地划分为二。一只白色的大鸟,迈着优雅的步子,在水草边走走停停觅食;近处的水洼之处,不时泛起鳞鳞波光,依稀见到鱼群在悠然自得地游荡。远处,一条栈道纵深延进海水里,栈道上的观景人,密密麻麻如栅栏般,又成为别人镜头里的风景。 终于,当那轮圆球逐渐褪去刺目的光束,露出他柔和的面目之时,海水里的光,立即迎合着他,温柔地展现她美丽的笑颜。原本还在闲谈的人们,立即动作麻利地摆正机器,选取最佳角度,快速地按下快门。在快门的一片咔嚓声中,天边云层的颜色不断丰富,由金黄到橙红,再由橙红到深红,并将这些变化投放至水中,而风车,恰到好处地将水和天分隔开来,形成黄金分水岭,水天共色,使这片水域,壮阔、斑澜、绚烂、华丽。 天色渐渐黯淡下来,但人群依然没有撤离的态势,正疑惑之时,背后有人说:来了来了!转过身,顺着人们的视线望去,东边的天际,也现出了几朵彩云,原来,这是夕阳返照折射的光,将东边的云层浸染。于是,这一刻,海和天、云和水,将世界打造成一幅华美的油画,而我们,是油画里的主角。 直到天色完全暗下来,人群才开始挪动,车子的发动声,人们的说话声,此起彼伏。 沿着堤坝,走向停车处,蓦然发现,假如再给我这样一次机会,我可能更愿意静静地坐在堤坝上,用心灵去捕捉这壮丽的美景。



 二、雾上桃源:清境(文图:丹妮) 清境农场位于南投县仁爱乡,全部面积达800多公顷,其中的清境农场面积约有760公顷,坐拥在群山之间,具有“雾上桃源”的美称。这里视野广阔,既可欣赏奇莱山日出的奇景,远眺合欢山积雪,又可观赏山岚云雾飘渺,夕阳晚霞的缤纷万变,夜晚,还可仰望灿烂的银河星空。而清境农场著名的民宿区也是吸引游客前往的旅游点。民宿建筑各有特色,行走其间,感觉彷佛漫步在欧洲的不同风情里。 位于山顶的青青草原,属于高山草原。这是一片围栏围住的高山草地,草地里面,圈养一些绵羊,建一些步道,又用三两座凉亭,点缀碧波绿草。青青草原最大的亮点是双休日表演的羊咩咩脱衣秀节目,即由经营者表演的快速剪羊毛活动。一位来自新西兰的中年男士,用八分钟时间,快速地将一只绵羊全身的毛褪掉,围观的游客报以热烈的掌声。而我最喜欢的,却是草坡上那一排褐色的木制栈道,以及栈道两旁已呈淡黄色的枫树林。在栈道上漫步,观看日出日落,云蒸霞蔚,山雾飘渺,是一种非常惬意的享受。如是秋天的午后,在落满红色枫叶的栈道台阶上,静静地坐一坐,晒晒太阳,诉诉心事,又该是怎样一种醉美的情境呀! 观山牧场就在青青草原右前方一处山坡上。牧场里,几间欧式建筑风格的小店,座落在一大片碧绿的草地上;草地旁,一架蓝色的大风车,风扇正缓慢地摆动着,风车下,孩子们欢快地跑动、游戏,是那样的天真烂漫。这个颇象欧洲风格的场景,让远道而来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走进画面,远观群山云海,落日晚霞,在高山的碧波里,默默地,感受晚风的抚慰。 我们居住的芸芦渡假山庄民宿,座落在山的腰部。一个别致的院落的里,主人在正门右侧,建造了一汪清潭,潭里水流涌动,彩色锦鲤正在畅游其中。大门左边,一排秋千,秋千旁藤状的植物,以及植物下匍匐在地打盹的看家狗。一条小路,几束百合,木制的通道,温馨的房间,还有设备齐全的餐厅,无不显现着民宿的别样情调,也折射出民宿主人的经营理念。 由于傍晚起雾,天空不够清亮,不然,在这高山草原上,一定能目睹璀璨星空的真容。


 align=center width=620 height=600 > align=center width=620 height=600 >





 三、环岛行程:阿里山日出(文图:丹妮) “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 8月18日下午,乘坐大巴车前往阿里山。阿里山位于嘉义县阿里山乡,距嘉义七十五公里,是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园区内群峰参峙,溪壑纵横,既有悬崖峭壁之奇险,又有幽谷飞瀑之秀丽。最高处海拔2663米,山虽不算高,但以其神木、樱花、云海、日出四大胜景而驰誉全球,故有“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之说。但因为阿里山居海拔高度较高且多山之故,全年出现雾日达111天,此程能不能看到日出,是未知数。 从嘉义到阿里山景区,车程两个多小时,车子开出不到半个小时,雨便从天而降,并一路陪伴着,直到阿里山景区。而奇怪的是,车一停下,雨也识趣地就停了,这让我小小地惊喜了一下。 在阿里山景区,一要乘坐森林小火车,二要到祝山看日出。森林小火车红色外皮,车身矮小,约七八节车厢,可容纳一千人左右。看日出的人不少,满满一列火车,坐的站的,刚好占满所有可以利用的空间。乘坐这慢悠悠的森林火车,仿佛感受到老去的岁月。一路盘旋而上,十五分钟以后,到达祝山山顶观景台。 在观景台通道上,意外发现有一张告示板,上面注明这几天每天日出时间为5:45。感慨台湾人工作的细致,日出时间都可以标明到几时几分!据此,知道日出将于半个小时以后,于是,插进人缝,定好机位,等候日出。此时,火烧云已染红了天边,几朵块状的云,簇拥着,仿佛屏障,将太阳挡在身后。而昨天傍晚还云雾缭绕的山峦,此时清风除去,还原满目苍翠。一位摄影发烧友说,这是日出的好天气。 果然如观景台上所写,太阳准时于5:45喷薄而出,将千万条金丝耀眼地洒向群山。此时,天上原来火红的云朵,却变成了灰色,一朵一朵地,镶上金边,悬浮空中,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人群里爆发出惊叹之声,我心里,亦感觉这是上天的眷顾。 日出之后,沿着森林步道,在傲然擎天的千年神木林区游荡,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甚是惬意。








 四、池上——伯朗大道与天堂路(文图:丹妮) 曾经无意中看到一张图片:一个姑娘,背着简单的行李,坐在池上田间一条有着低矮栅栏的路边,垂肩的短发,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着一丝金黄色的边;一辆红色的自行车,随意地斜立在翠绿色的田边;微风轻拂,女孩似乎沉浸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 于是,到池上看田园风光,成为这次台湾环岛行程的一个重要里程。从垦丁出发一路沿海北上,中午时分到达池上。在池上火车站附近吃上了慕名已久的池上便当,感觉味道很是一般,并无人们追捧的好滋味。 午饭之后,到伯朗大道与天堂路欣赏田园风光。伯朗大道据说原本并无名气,因为韩国电影演员金城武在这里拍了一组伯朗咖啡的广告,于是,这条道就被命名为伯朗大道。伯朗大道横陈于田园阡陌之间,四通八达,路上行人或在行走或是骑自行车,穿梭于田园之间;周围的水田里,水稻已长约一尺,绿意莹莹;田园的上空,午后的阳光热情似火,放眼远望,没有电线杆,没有蛛网一样的电缆绳,整个池上田园干净明朗,给人一种清新怡人的景象。 漫步在伯朗大道上,我的眼睛始终在寻找另一条路,那就是天堂路。在池上火车站的宣传图片上看到天堂路的图片——一条两边围上栅栏的小道,蜿蜒在池上田园里,与伯朗大道交叉衔接,构成一幅非常诗意的图画。一路寻着,终于在靠近公路这一面,看到了这样的一条路。站在路口,往池上田园望去,果然如图上看到的那样,一条褐色的围着栅栏的步道,弯曲在一片田园风光里,几个游人,撑着太阳伞行走期间,别有一番风味。



 五、垦丁东岸——太平洋的水,以及各个临海景点 (文图:丹妮) 垦丁第二日,因为有一天完整的自由活动时间,便租了一辆电动车,沿着垦丁东岸沿海,去看蓝湾、船帆石、沙岛、鹅鸾鼻、台湾极南点、龙砻公园等临海景点。 离开恒春古城不久,即进入沿海景观大道。当视野触及大海,不由惊呼起来:大海啊,你怎么那么的蓝!走了这么多地方,从未见过这么蓝的海,这么美的海,你甚至会忍不住振臂高呼:垦丁,太爱你了,我还会再来的!!! 毋庸置疑,这是太平洋的水:蓝得让你心醉的颜色,蓝得让你想一头扑进大海,融入大海! 毋庸置疑,这是太平洋的水:宽阔无边、天水一色的大海! 从未见过这样的海水,它清澈晶莹,纯洁无暇;它表面平静,胸怀广博;它无遮无拦,无拘无束;它神秘、强大;它包容,丰富……那种美,美得让你窒息,让你震惊,让你陶醉,美得让你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美得让你流连忘返不思归去。 这就是垦丁东海的水,来自太平洋湛蓝湛蓝的海水! 阳光依然猛烈,沙巾蒙面,墨镜遮眼,袖套罩上,长裤穿上,仍然能感觉到热浪滚滚。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天气,哪能看到这么蓝的海水!即使炙热,也值了。 船帆石、沙岛、鹅鸾鼻、台湾极南点、龙砻公园等景点处,都在垦丁东海岸边。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海水的颜色逐渐由翠蓝转为深蓝,或由浅蓝向深蓝过渡,或因为水底珊瑚礁的映照,海水呈蓝白相间的颜色,层次丰富,变化多样。 一天的时间,无法在每个景点长时间停留,重点选择了鹅鸾鼻公园。逆时针在公园里绕了一圈,发现公园里的植物大多叶大、肥厚、多汁,横贯在小径两旁,遮天蔽日,甚为阴凉。而最靠近海边的临海栈道,是镶了两道红边的木栈道,临海而建,蜿蜒在海岸边上,让人既感受到视野的开阔,又涌动一股小桥流水的情怀。这样走走停停间,不知不觉地,竟在那里游览了将近三个小时。








 六、六十石山赏金针花(文图:丹妮) 六十石山位于池上至玉里之间的高山地带。是台湾观赏三大金针花景点中最富盛名的地方,不仅因为金针花景广而优美,山形和地景也具有欧洲高山况味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这里的花农,顺应时势,在一些山包上,建起了观景台,褐色方形的木栅栏,在金灿灿的花海中,又成为一道风景。 下午四点多钟,车子刚到达山顶,视野里左右山包上黄灿灿的金针花便扑入眼帘。针农将金针花种在山包上,因此整个山包都覆盖着花,从低处往高处看,感觉满山的花简直要长到天上去了。而从高处往下看,又见满山的花顺势而下,依着山势而长,高低不平处,起起伏伏,有如波浪。透过花海,远处群山巍峨,云雾缭绕,如同仙境。 金针花外观呈喇叭型,金黄色,花蕊为红色,颇似黄色百合花,只是花苞略小,且没有百合花的香味。资料记载,金针花又名萱草、一日百合、黄花菜、黄花草、七星菜、安神菜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干燥的山坡、荒地、干草甸子、田边路旁,具有“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的美称。它的胡萝卜素含量不亚于胡萝卜,肉质肥大,花味清香,营养价值很高,是著名的碱性食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东部地区。 针农种植金针不是为了观赏,而是着眼于经济收入。每年8月底到9月底,是金针花盛开的季节,但金针花花期很短,花开仅一天时间,针农必须抓紧时间采摘。用来食用的金针花,必须赶在花朵绽放前采取,以保持漂亮的色泽。金针花亦可鲜食或制成干,鲜食者直接将花蕾洗净后,下锅炒肉丝或鱼片等,但值得注意的是,金针花中“秋水仙碱”的物质经过肠胃吸收后变成“二秋水仙碱”后具有较大毒性,对人体有害,所以,要用60°或以上热水烫过,使毒性消失或减弱后才适宜食用。 我是食用过金针花的,但在内地,金针花称为黄花菜,又因从未见过花开的模样,如此,六十石山的金针花,才会如此让我心思涌动。





 七、石梯坪、太鲁阁以及七星潭的浪(文图:丹妮) 把石梯石梯坪、太鲁阁、七星潭三个景点放在一块,是因为在一天时间里,你完全可以贯穿于这几个景点之间。 石梯坪位于台湾东部的花莲县丰滨乡港口村。从花莲市出发,沿海岸公路南行约70公里,就到了花莲县丰滨乡港口村。这里是花东海岸风景点之一。石梯坪景区大概有一公里长,海边岩石多为火山喷发后凝灰岩,经过长年的风吹雨打,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状,很是奇特。 石梯坪给我的印象比较深的是海边有一处非常漂亮的露营帐篷区。露营区不远处有一海湾,海湾内水质清澈见底,可见到水里鱼类众多,常常在你的脚边停留不肯离去。海边的石头很漂亮很光滑,握在手里,如同肌肤一样给人温润细腻的感觉,让人有一种亲近感,温暖感。但,这里的石头只能看不能拿,于是恋恋不舍地走上岸去,继续后面的旅程。 太鲁阁国家公园,是中国台湾地区的第4座“国家公园”,位于台湾岛东部,地跨花莲县、台中县、南投县三个行政区。园内有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通过,称为中横公路系统。园内的高山保留了许多冰河时期的孓遗生物,如山椒鱼等。公园以高山和峡谷为主要地形特色,其中中横公路太鲁阁到天祥的立雾溪河谷,两岸皆由大理石岩层构成,所以有大理石峡谷的称谓。 行走在太鲁阁国家公园里,感受最深的不是这里的峡谷,更不是这里的高山,而是那一条横贯东西的公路。公路沿着山腰而建,时而露天,时而钻洞,如同一条巨蟒,穿行在险峰峡谷之间,让人慨叹当年修建公路的艰辛和困难。公路狭窄弯道很多,却有很多旅游大巴横穿这里,每每在拐弯之处或钻洞之时,神龙见头不见尾,不由得让人捏一把汗。但台湾司机非常了得,把车开得如同游戏一般,熟练稳妥。 在太阳落山之前到达七星潭公园。据说七星潭的浪呈泡沫状,且这里带花纹的石头很多,所以下得车来,便急切地往海边赶。人还没到达海边,却已听到哗、哗、哗的浪声,撑着的花伞,也被风吹得倒翻过来,象风帆一样,几乎把人扬到天空去。顶着海风,站到了离海水最近的地方,果然看到了七星潭的浪,丰富的泡沫,随着海浪的推进,铺天盖地蔓延上来,又悄无声息地浸入沙土里,一阵一阵地,阵阵涤荡心灵,锤敲心底。 这里的石头与石梯坪不一样,个大,花纹多,浸在水里,色彩更为艳丽。沿着海滩一路寻找着,每一块都想要拾起,却又每一次都放下心思,试想,如果每一个人来到这里都带上几颗,用不了几年,这里的海滩,将再也看不到这些美丽石头。









 八:苏澳的冷泉,礁溪的夜(文图:丹妮) 今天的行程,主要是苏澳冷泉以及碓溪温泉两处。 冷泉区位于苏澳镇北方,亦即苏澳火车站正前方约三百公尺处的中原路和冷泉路一带。资料记载,冷泉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宜兰具备丰沛的雨量,和苏澳当地厚实的石灰岩层地形而造成。冷泉为低于摄氐22度的“低温矿泉”,无色无臭,水质清澈透明,是可浴可饮的碳酸泉。 由于好奇,我们决定先去泡冷泉。换上游泳衣,进入冷泉池里。因水温较人体温度低,刚下池子便感觉比较寒冷,战战兢兢地踏过水底的鹅卵石,进入池区站了好久都不敢将身子泡进水里。瑟缩中,当终于鼓起勇气浸进水里,鸡皮疙瘩顿时冒了出来。不多时,便觉身体渐渐适应。坐在水里,注意观察,竟发现身边池底不时冒出洁细的气泡,后得知,这竟是冷泉独有的特色。这让我们感觉彷佛浸泡在无糖的汽水里,十分特别。 当华灯初上,来到了宜兰县礁溪乡。礁溪温泉和苏澳冷泉并称为兰阳平原深藏地下的两个天然瑰宝。 办好住宿手续放下行李,立即投入到礁溪的夜色里。步出酒店不到五分钟,即步入了温泉区。能步入的地方肯定是无设访的,没错,礁溪的温泉区居然是开放性,全民性的。这里开辟了很多小方格温泉池供人们泡脚,有露天的,也有在凉亭里的,池子之间,植上一些绿化树木,有木栈道或石板路贯通。住在这里的或来这里度假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温泉区的池子边,或一家人带着老人小孩围坐一起,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将双脚浸泡进水中,或三两个朋友一边畅谈,一边养生。经过之处,一些池子只一两人在浸泡,于是干脆也加入进去,坐在池上一边泡脚一边感叹这里的人们真幸福。 据说礁溪温泉是台湾少见的平地温泉,旧称“汤围温泉”。早期先民见此地溪谷终年砂石堆积,故取名礁溪。礁溪温源源于德阳村福崇寺后的山下至礁溪市中心涌出,因此有近百家的旅馆、饭店、浴池集中在宜兰县德阳路、中正路、中山路等礁溪火车站方圆约2公里范围内,形成温泉乡的特殊景致。 我们下榻的酒店,房内既设有温泉池,还备有电池炉和厨具。试想,这里的人周末或节假日,带上家人或与三两朋友住到这里,泡泡温泉再买些海鲜回来自己烹饪,岂不美哉! 泡红了脚,已饥肠辘辘,走进了温泉之乡的夜市里,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又外带一炮黑啤回到酒店门前,坐在石凳上开始喝酒。环岛这一程,一直想喝的啤酒,在这一夜终于达成。大约喝了半炮,昏然中,回到房间,倒头睡去。(注:由于在苏澳泡冷泉不能带相机,以及天黑才到达礁溪,次日又早早离开,故未能留下图片,成为遗憾)


 九:九份老街(文图:丹妮) 九份是个地名,根据《台北县志》的记载,由于在清领时代初期的时候,这地方的村落住了9户人家,每当外出到市集购物时都是每样要“九份”,到了后来九份就成了这村落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位于台湾新北市瑞芳区的九份,早期因为盛产金矿而兴盛,矿藏挖掘殆尽后从而没落。1990年后,因电影《悲情城市》在九份取景,九份的独特旧式建筑、坡地以及风情,透过此片而吸引国内外的注目,也为此小镇重新带来生机,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很受欢迎的观光景点。 九份,是一个依山而建的老街,在这里,可以俯瞰落日下的渔帆,可以观照晚霞中的山城。 下午,在阳光暴晒之后,特别想找一处阴凉躲躲。车子从黄金博物馆出来转个弯便到了九份老街街头。下得车来,一头撞入九份旧街的小巷,本是为了寻一处阴凉,却扑进了热烘烘的人群里。逼仄的小巷,石头铺就的街道,街道两旁的商铺,传统小吃、饮食店、民艺店,应有尽有。街上的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办好入住手续,便一路去寻找当地的风味小吃——芋圆。据说,这种用芋头做成的传统的风味小吃,是纯手工的美食,芋头的香甜,加之滑润的口感,色香味俱全,是这里有名的特产。分别品尝了阿满芋圆、赖阿婆芋圆、阿柑姨芋圆,想比较一下哪家更好吃,吃过之后,感觉味道都差不多。 除了芋圆,整条街巷的小吃还有草仔粿、芋仔番薯、以鲜鱼制作而成的鱼羹、香酥可口的鸡卷等等,花样之广、选择之多,真让人眼花缭乱。 渐渐地,夕阳仿佛累极了似的,沉入西边的云层后面去了,只留下一抹胭脂红,染指了山下海湾处的水,鳞鳞波光,渔帆点点。人们纷纷驻足,在茶楼、观景台观看风景。直到此时,我才注意到,九份的房屋顺应山势,鳞次栉比地盖在一起,整体看上去,很有层次感。此时,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古老的墙壁上,狭窄的街道和陡直的石阶,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穿行在九份的街巷里。谁家的屋顶上,摆一张圆桌,坐上几个客人,大家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赏着落日,于朴实处尽显繁华。这应该是九份最具特色的景观了吧。 晚上九点半钟,洗漱好以后,出门去感受九份的夜景。出得门来,却楞住了,九份老街在晚上九点半以后,已彻底换上了新容颜——与白天的喧嚣嘈杂之声完全是两个世界。 九份的夜静了。静得听不到任何喧哗之声,仿佛白天的一切都不曾存在。而正是这样的静,才应该是九份的。在寂静的小巷里寻找灵感,拍摄一些独特的画面,慢慢地,就走到了竖崎路,在电影《悲情城市》的取景点拍了几张图片之后,匆忙赶往马路边的24小时营业商店7(seven)店,购买一份卤肉饭,让店员加热,坐到观景台上,慢慢地填饱肚子。 次日早上,顺着轻便路又往竖崎路走去,沿途,参观了九份文史工作室和“升平戏院”。早上的竖崎路,已少了晚上的纸醉金迷,但层层阶梯,以及两旁的咖啡店和茶馆,仍让你有一种怀古的感觉。试想,在这种古色古香的环境下喝一杯香浓的咖啡,会不会给你一种悠然自得,心旷神怡的感觉?








 十:红毛城、真理大学和淡水渔人码头(文图:丹妮)
这一天的行程,要到淡水渔人码头看看。沿途,到红毛城、真理大学。 首先到达的红毛城,它位于马路边上,一个爬满绿藤的石门,石门上刻着的字已被藤状植物覆盖,门的右边依墙靠着一块长条红色木板,上面书写:红毛城。 进得门来,爬上一处斜坡,抬头仰望,便见一面国民党大旗在烈日的映照下,分外夺目。红毛城古迹区主要指主楼、英领事馆及南城门等三处。主楼建筑呈正方形,城内有1栋主楼、别墅及楼间的小宿舍;城外有4尊清朝嘉庆年间的旧式大炮。四周林木苍郁,庭园幽静。具有拱形回廊的英国领事馆就在旁边,外墙上仍可看见象征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蔷薇饰砖,内部依旧是领事家居情形摆设。据陈列馆里的资料记载,红毛城最早是在1628年由当时占领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所兴建,后来又由荷兰人在1644年予以重建,1867年以后曾经被英国政府长期租用,被当成是英国领事馆的办公地点,一直到1980年,该城的产权才转到台湾当局的手中。当时台湾人都称荷兰人为红毛,故名红毛城。前后300多年的红毛城历史,是淡水最具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也是台湾多年来的沧桑缩影,现已列为台湾一级文物古迹。 从红毛城主楼右边往里走,就是真理大学。真理大学是一所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在台湾北部创办的私立大学,前身为淡水工商管理学院。谢先生说,当时这位老教会只是为人治病,在治病的过程中教人历史、人文、管理等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来向他学习,于是,便萌动了开办学校的念头。再后来,经过多次的变革,就形成了如今的真理大学。真理大学现分为人文、数理、财经、管理、观光、语文、知识经济七个学院,内含数理科学、管理科学及财经三个研究所暨宗教学系硕士班、三十个学系与六个二年制技术系在职班。校园文化优雅,校风淳朴,学术日盛,有明确的办学宗旨,所培育的学生为社会所肯定。 真理大学的建筑风格很是独特,大部分为西班牙式建筑,外墙却有的用红砖,有的为纯白色,而最具特色的大礼拜堂,外墙则是使用了大理石块,气宇轩昂,又不乏肃穆。谢先生在这里为我拍摄了大量的人物照片,称,外出旅行,就应该把自己美丽的身影多留给景点,多年以后回过头来,还能知道自己到过这里。 由于早上没来得及吃早餐,逛完红毛城与真理大学,已饥肠辘辘。便走进小白宫侧面的古迹咖啡屋。古迹咖啡屋掩映在美丽的建筑之间,一间小小的,地下室一般的店面,分为三个房间,中间,是制作煎饼面包和煮咖啡的地方。每间房里,看似随意却是精心布置许多怀旧的东西,电话机、汽油灯、座钟、老式照相机等等。选择了靠右边的小屋,在窗边坐下,一杯拿铁、两块特制的拖鞋面包,一边与店里的人聊天,一边透过狭小的窗格观看屋外的风景——树荫下斑驳的阳光,以及阳光下觅食的小鸟。 下午,来到淡水渔人码头。淡水渔人码头原只是一个传统的小渔港,如今,这里拥有一座美轮美奂的浮动码头。渔人码头最著名的景点,就是330多公尺的木栈道、堤岸咖啡和超大的港区公园,构成一个环状动线,让人们可以完整流畅的体验渔港风情,以及观看闻名遐迩的“淡江夕照”。因此,傍晚,在木栈道上漫步,并在这里观看落日黄昏,是最理想的。






|
|